服务热线
盛夏褪去,金秋登场,莘莘学子终于迈进了久违的校园。风华正茂的年纪本该享受青葱岁月的美好时光,但暂时被阳光遮蔽的心灵却再也无法放飞梦想。回顾8月22日发生在四川泸县的悲剧,再次让人唏嘘不已!
2019年4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青年进行了心理健康专题调查。调研发现,29.5%的14至35岁青年有抑郁风险,53.6%的14至35岁青年有焦虑问题,其中有14.8%的青年有中度及以上焦虑问题,中学生的重度焦虑高达5.5%。中学生的压力源主要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知识危机,分别占比88.7%、27.5%、27.2%。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于2019年11月联合发布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在中低收入国家,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数字的背后呈现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匮乏和社会参与的缺位。
本所担任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法律顾问多年,每届新生开学,本所都会安排专职律师对学生进行普法教育。此次本所转换视野将目光投放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源于以下考量:一方面,由于中学生心理尚未进入成熟期,尚不具备复杂情绪的自我疏导能力,长期负面情绪的积压逐渐形成心理压力,进而产生抑郁、自杀行为。另一方面,自疫情爆发以来,大部分中学生由于久居家中,对外部的交流联系减少,由学业、亲子关系等产生的焦虑无法得到有效缓解。诸多触目惊心的事件使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疫情时代”备受家长、学校、社会的重视。因此,必须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作为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准则。
正是在此背景下,8月26日上午,由本所主办,在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委指导下,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在烟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如期举行,高级中学的三百三十名老师参与了此次活动。主讲人是由本所聘请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白琳老师,白老师以“爱人勿忘己”为切入点,以“如何保护自己、滋养自己”为视角,诠释了“足够爱自己才有能力爱他人”的主题。白老师用极富代表性的案例作了极具感染力的演讲,引发了台下老师的共鸣与深思。
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公益活动结束后,中共烟台市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主办的《民法典》与生活同行讲座,由本所李辉部长继续向在座的三百三十名老师普法《民法典》,就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与学校、师生密切相关的法律进行了详尽解读。着重对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性骚扰的民事责任和隐私权的保护等内容进行了案例剖析和法律阐释,虽然是以案说法,但处处体现着法律人对中学生成长的社会关切。
家庭是学生寄托心灵的港湾,学校是学生实现梦想的花园,社会是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开发区高级中学和本所以学校和社会的角色,从心理关切和法律关切上表达了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希望此次心理健康公益活动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未来有更多的个人、企业和组织用实际行动参与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保护中来,共同努力,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山东智恩律师事务所作为一家公司化管理模式的综合业务律所,作为一家工匠型的专业法律服务律所将持续关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继续定期开展多元、特色的公益法律服务活动。
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